人造金刚石行业的未来
Writer:admin Source: Timer:2017-02-13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也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它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球的深处来到地表,蕴藏在金伯利岩中,从而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自18世纪证实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的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高压研究和高压实验技术的进展,才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迅速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工艺行业。
我国2011年人造金刚石总产量为80亿克拉,2012年已突破100亿克拉,2013年达到120亿克拉,且未来中国人造金刚石的产量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0年内我国人造金刚石的总产量将大大突破200亿克拉/年。届时人类社会文明必将进入下一个时代:“钻石时代”。
“钻石时代”的特征是人们使用的工具大量应用人造金刚石,特别是:用以农耕、收割、粮食作物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必须是人造金刚石工具。人们日常生活中将大量使用钻石,人造钻石作为功能材料将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例如钻石芯的CPU;钻石芯的手机;钻石芯的银行卡等。钻石刀、钻石锯、钻石铲、钻石笔、钻石锤等也十分常见。
“钻石时代”的金刚石单晶应用:
(1)替代普通磨料
人造金刚石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替代碳化硅、棕刚玉等普通磨料的历史使命。与普通磨料相比,人造金刚石使用效率高(例如使用相同重量的人造金刚石和碳化硅,在相同的时间里磨加工,人造金刚石的速度是碳化硅的100倍);损耗低(例如使用相同重量的人造金刚石和碳化硅,在相同的时间里磨加工,人造金刚石的损耗只有碳化硅损耗的百分之一)。普通磨料行业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源消耗的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就禁止在本国生产碳化硅、棕刚玉等普通磨料,或将加工基地转移到不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碳化硅及刚玉超过350万吨,其中约有30%用于研磨和陶瓷加工,按每吨碳化硅8000元人民币计,用于磨加工的总产值超过8亿元/年,按一克拉人造金刚石0.25元计,如果全面替代碳化硅,将需要不少于32亿克拉的人造金刚石。
(2)大型工程机械
盾构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掘进用超大型专用设备。在中国日益重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今天,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2010~2015年期间,中国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1700公里,5000多亿元投资将聚集在这一领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正在大量引入盾构机,盾构机施工和制造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至2011年,全国大约需要500台左右的盾构机。按照国际市场每台盾构机400~60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一领域的潜在市场每年高达150亿~225亿元。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与能源开发等工程的投资规模日益加大常规的桩工机械如旋挖钻机每年销售超过500台,长螺旋钻孔机超过400台,工程机械年销售总量超过800亿元。而目前这些工程设备主要还是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损耗大,更换困难,成本高。如将工作刀具的材料改为金刚石复合材料,将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工程刀具的成本约占设备总成本的5%~8%,约有40~60亿元的年工具成本消耗。每年将消耗的人造金刚石不少于60亿克拉。
(3)道路建设
目前我国正在大幅度加快道路建设。高速公路超过5万公里,普通公路超过220万公里,农村水泥路超过100万公里。每年的道路维修费用需300~330亿元,按每公里的维护工具使用2%的金刚石工具测算,每年的人造金刚石消耗将超过10亿克拉。人造金刚石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超耐磨特性,在国家的机械、石材、石油、地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冶金、电子等行业的产业链中起着关键作用,决定国家的工业水平。随着金刚石应用的进一步深入,超硬材料必将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市场,为中国乃至世界工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4)农业机械
我国目前仍然是农业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同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同。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机械上仍未使用人造金刚石,究其根源仍然是金刚石价格较高。随着金刚石价格进一步下降以及应用技术领域的不断扩展,用以农耕、收割、粮食作物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在未来均会使用人造金刚石,农业机械钻石化市场广阔。
我公司专业生产金刚石型号从80/100、100/120、120/140、140/170、170/200、200/230、230/270、270/325、325/400、400/500.晶型完整,粒度范围窄。用于生产金刚石工具具有磨削速度快,表面光洁度高,耐磨等优点,并且可定制加工各类等级金刚石微粉满足客户需要。
郑州市贝斯达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电话:0371-56587397
传真:0371-56587393
手机:86+15036077585
微信:15036077585
E-mail:Nancy@bsdar.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西开发区科学大道89号